【明報專訊】屯門醫院副行政總監兼急症室主管鄧耀鏗醫生否認「造數」,並說由健康服務助理員派發病歷卡,同時為病人「嘟卡」登記診症時間,用意是節省醫生與護士的文書工作,並叮囑病人勿走開。這套系統是急症室的醫生、護士、健康服務助理員集體構思而成,並在2007年推行至今,但屯門醫院最近已成立一個由醫生、護士及健康服務助理員組成的工作小組,檢討現時的運作模式。 助理囑病人勿走開 免浪費時間 鄧耀鏗指出,屯院急症室一日要處理600至700個症,病人多輪候時間長,很多時醫生叫病人診症,發現病人走開,為免浪費醫生時間,便改由助理員分發病歷卡,並叮囑病人不要走開。假設每日有4間診症室處理第4類和第5類個案,每個醫生可為兩個病人診症,故即使健康服務助理員一次過叫8個病人不要離開,同時向病人派發病歷卡兼「嘟卡」,病人「嘟卡」至診症應相距5至10分鐘。不過他承認,在用膳時間人手較少,「嘟卡」與看症時間的落差較嚴重。 這套措施由2007年、時任急症室主管是甘澤華醫生時推行,鄧耀鏗07年才轉到該院擔任急症室主管,但鄧說措施惹起關注的責任由他負責。 已成立小組檢討運作 他續稱,已建議助理員在繁忙時段不要一次過叫8至10個病人,務求能將看症時間與記錄時間的落差減至最小,而屯門醫院已成立一個由醫生、護士及助理員組成的工作小組,檢討現時運作模式,希望能將病人看症時間的紀錄落差減至最小,檢討完成後會向醫管局交報告。 屯門醫院和博愛醫院急症室共欠4名醫生,已向醫管局申請兩個免試海外醫生名額,補充人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