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 找工作  填履歷 
醫護學抗逆 惠及病人
已被流覽了

【大公報訊】記者林丹媛報道:近年公立醫院出現醫護人員人手不足情況,醫管局又預計未來十年將有2500名護士達退休年齡,由於人手不足,前線醫護人員工作過勞、壓力過大情況時有發生,間接影響照顧病人素質。為幫助醫護人員紓緩工作壓力,醫管局舉辦「正向抗逆計劃」,透過計劃幫助他們做一件「心靈盔甲」,學曉處理壓力,提升抗逆能力。

  人手不足壓力大

  醫管局高級臨床心理學家羅淑兒表示,正向抗逆計劃是預防服務,讓醫護人員未有心理問題前,已教曉他們以各種技巧,提升抗逆力。計劃以課程形式進行,而非治療形式。

  羅淑兒說,正向抗逆計劃申請了兩年資助,分三個部分,包括工作坊、進階班及一對一個人服務,其中工作坊共開10班。服務對象主要為前線醫護人員、管理人員及支援部,工作坊中,有六節課給前線醫護人員、管理及支援人員則各佔兩節課。計劃在8月開始,現已上了五節課,每節收30多人。五節課後,有90%參加者認為課程有幫助,有80%則會推薦同事參加。

  羅淑兒說,醫管局有63,000名員工,但每個工作坊只能收30多名學員,收生人數有限。為了加強計劃效力,醫管局亦將自我評估的心理測驗放到網上,讓未能參加計劃的醫護人員能自我學習。

  護士學懂面對死亡

  伊利沙伯醫院非癌症紓緩治療護士潘佩賢每天都要面對生離死別,她說,接觸正向心理學後,發覺死亡「唔係咁灰」,可以積極面對,例如病人臨死前家人在身旁、已經達成心願等,可以幫助病人及病人家屬正面面對死亡。

  潘佩賢表示,因身體出現毛病,一直有見臨床心理學家。她說,本身性格「好灰」,以前做錯事會自責,會覺得自己很愚鈍,現在轉向「下的功夫還不夠」等正面思想。計劃開闊眼界,以前雖曾接觸正向心理學,但覺得「唔夠喉」,故再參加計劃,增加在這方面的知識。她續說,每次上課時會寫下三件開心事。參加計劃後,會時常帶着感恩心態面對生活,且讓她萌生了一個使命,要用生命影響生命,帶着病人及病人家屬面對死亡。雖然有時未必幫到病人,「但會同自己講已經盡了力」。


大公報

2012年12月27日



admin發表於:2013/1/6 醫護好工 Bamboos.hk 全港唯一醫護求職及招聘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