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一,立法會衞生委員會,支持政府申請5.25億,作重建廣華醫院的籌備費用。估計歷時10年,涉款80億,其間九龍西醫院聯網保證急症及手術服務不受影響。
本欄最感興趣的是:重建後的新正門入口,位於東華叁院文物館前方,是全透明玻璃設計,使窩打老道的途人都能一睹優美的建築。這一鬧市中的重要又美麗的法定古蹟,不會再是「養在深閨人未識」了。
文物館前身是1911年落成的廣華醫院大堂,前面看完全是中式建築,一列朱紅隔扇門,精緻的木刻,青磚綠瓦,棟樑枋柱的千步廊,坐落於花崗石平台之上;但從屋後看,卻又是一間20世紀初西式小洋樓,開有小圓窗和有拱頂石的弓形拱窗,閣樓、後門外牆等都散發著西洋風味。
大堂正中是神農氏的神位,洋溢著濃厚的宗祠氣氛,象徵著贈醫施藥拯救病危的傳統,神位前的酸枝香案桌椅,皆為古董中式傢具,但是通往兩側展廳的西式拱窗券門,卻又無縫地融合在神農殿的氛圍中。
兩側展廳收羅了東華130年來文物真跡,包括覆診咭、義莊收據、捐款收據、義學畢業證書、華民政務司來信簿、徵信錄、東華醫院則例、驗方新編縮本,當時的各種醫療器具、文武廟的化寶爐及文昌帝像等等……
更值得細味的是琳瑯滿目的牌匾對聯,送贈者包括兩度賜匾的光緒皇帝;民初大總統馮國璋(陳列圖片);李鴻章聯同禮部尚書、戶部侍郎和山東巡撫;十九路軍蔣光鼐蔡廷楷;還有華北、山東、山西、廣西、廣州,高要,清遠、高州等地方官員與社團,記載著香港素來對國內賑災的深情厚義。
廣華醫院開幕(辛亥革命前一日,1911年10月9日)的賀聯,更是氣吞斗牛的春秋筆法:
憫蒼黎火熱水深 喚我國魂 起四百兆同胞痼疾
合中外良醫妙藥 仗君佛手 拯二十紀世界沉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