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,大埔及黃竹坑兩幅私家醫院用地,第一季會公布招標結果,他亦不排除會出現「流標」。高永文表示,要是出現「流標」,局方會考慮現時私家醫院發展形勢、現有私家醫院的擴展計劃、非政府組織或學術團體發展自負盈虧私家醫院方案等,再考慮如何撥地。他說,現階段不能夠排除任何可能性,但政府必須有兩手準備。高永文不同意,招標條件苛刻令投資者卻步。他說,有關條件是要確保新成立的私家醫院,有固定服務範圍及會檢討收費。高永文表示,未來一年會申請撥款興建天水圍醫院,預計2016年落成,可以提供300張病床。天水圍醫院提供300張病床,屬於小型醫院,但區內還有屯門和博愛醫院,希望可以完善新界西醫院聯網。他說,雖然擔心建院會影響候鳥生態及社區健康,但會做環境評估報告,盡量把對環境的影響,減到最低。醫院方面會注重預防交叉感染,避免病菌影響社區。對於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,高永文承認,公立醫院資源比較緊張,已因應病情緩急分優先次序,例如癌症的服務指標,期望可以在確診後兩星期內獲首次應診,但難以每個專科都定下服務指標。現時每個專科正透過各種方法,包括跨聯網轉介,希望縮短輪候時間。新一年度預算案會增撥資源,改善急症及老人醫療服務。他指出,公立醫院面對人手不足,短期會用各種方法挽留員工,長遠會設立醫療人力督導委員會,參考本地各項人口數據,規劃長遠需要的醫療人手。他又表示,短期內未必能發展醫療產業。香港醫療的專業水平高,發展醫療產業有助發展經濟,但發展成為產業,要視乎軟件配套,包括人手。他認為,雙非事件已突顯公私營醫療系統容量有限,故此短期內未必能做到。
星島日報 01 - 19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