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 找工作  填履歷 
急症室的日與夜﹕無名英雄
已被流覽了

【明報專訊】今年5月9日下午,一名13歲少年放學後跟同學在街上玩耍,追逐期間突然抽搐暈倒,途人立即報警,救護車6分鐘左右便趕到現場,救護員證實病人已陷深度昏迷,且無呼吸脈搏。

急救人員立即開始心肺復蘇法搶救,並接駁自動去顫震器(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, AED),心電圖顯示病人出現心室纖維性震動,於是進行了一次電擊,少年成功回復脈搏。

到達急症室,經過藥物的控制,他的心跳韻律和血壓漸趨穩定,醫生亦替他插喉,用呼吸機協助呼吸,初步診治後病人被送到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。

一度停呼吸 奇蹟清醒

數天後病人奇蹟地完全清醒,並無出現明顯腦組織損壞的後遺症。他被確診為罕見的內分泌疾病,其後他再被轉送瑪麗醫院兒童心臟專科繼續跟進治療。

專家再次分析少年病發的過程,認為若然心臟停頓達6分鐘之久,救護員到場後才開始心肺復蘇法,理應腦部缺氧至出現永久性破壞,不大可能完全康復正常地回校上課。因此醫生再查問現場目擊證人,即跟病人玩耍的同學。

原來,當時有位好心途人看見少年暈倒後,立即走近協助並進行了數分鐘胸腔體外按壓(bystander CPR),直至救護車到達前才悄悄離開。

大家相信這位無名英雄是今次少年人獲救其中「生命鏈」(Chain of Survival,見附稿)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!

途人及時做心外壓保命

送到急症室前心臟停頓的個案幾乎每天都有,但在急救人員到場前有做心外壓(External Chest Compression)的只是寥寥可數。人的腦神經組織如缺乏帶氧的血供應,幾分鐘內便出現不可逆轉的破壞。因此這類病人到達醫院時,絕大部分不是已經死亡,便是廣泛性腦功能失敗。

今次少年在街上突然心跳停頓生命危在旦夕,幸得這位無名英雄及時襄助,加上急救團隊的努力,最終能完全康復出院,實在是醫護人員工作上最大的鼓舞,也證明了院前心肺復蘇法的重要性。我也要向這位無名英雄公開表揚致敬!

術語知多啲﹕生命鏈

生命鏈(Chain of Survival)是指當一個人因急病突然心臟停頓,其能否獲救或蘇醒,是相當程度取決於這條生命鏈有否斷開,包括:

1.及早察覺(Early recognition) →

2.立即求救(Early activation)→

3.施行心肺復蘇法(Early CPR)→

4.盡早接駁心臟去纖震器電擊心室紊亂電波(Early defibrillation)→

5.盡快送到醫院進行高級心臟生命支持搶救(Early 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, ACLS)→

6.盡早開始康復治療(Early Rehabilitation)

文﹕成霖

急症科護士長,在急症室工作逾廿年,細說所見所聞,喜怒哀樂憂思恐驚,共冶一爐

明報

2012年10月29日


admin發表於:2012-10-31 醫護好工 Bamboos.hk 全港唯一醫護求職及招聘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