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DR醫學美容集團事故導致一死三留醫,政府即時成立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,今日舉行首次會議,料將討論再成立三個工作小組跟進事宜。涉事留院的三名女病人,其一仍病情嚴重。 三名早前於DR集團接受靜脈輸液療程後染敗血症的女病人,仍然留醫,當中兩人情況穩定,包括DR創辦人周向榮的胞姊周欣欣及早前須截肢保命的病人,另一人情況則仍然嚴重。警方指有關調查仍然進行中,暫未拘捕任何人。 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今日將舉行首次會議,委員會成員之一楊超發醫生指,早前政府已成立由衞生署署長陳漢儀擔任主席的工作小組,釐清美容服務和醫療程序,今日的會議將會討論增多三個工作小組。 他表示,三個工作小組分別會界定何謂「高風險」及「低風險」醫療程序、是否要立法監管用於人體的血液產品,以及檢討現時私家醫院的收費透明度等;三個小組會於明年第一至第二季提交報告。「如果是高風險的,只可以在醫院內進行,如果是低風險的,就可能可以在診所內進行;至於第二個工作小組,由於現時法例沒有涵蓋有關用於人體的血液製作產品,我們會討論是否有需要監管。」 楊超發倡九成股東為醫生 楊醫生續指,督導委員會成員可參與各工作小組,但最多只可以參加兩個,美容界人士都會參與相關工作小組。他自己在會上提出,若日後向醫療集團發牌時,須規定九成股東需為註冊醫生,加強問責性,即類似現時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的運作模式。 另一委員會成員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批評,政府擬訂的文件議程提及監管私家醫院收費,但目標欠清晰,要求政府監管醫學美容機構,「開完會如DR仍不受監管,一些作用都沒有,文件方向只會殺錯良民。」 香港藥學會則建議,應加強規管用於移植及應用於人體的人體組織及細胞之處理、儲存及供應,並成立管理架構,而負責操作、處理及儲存應用的企業需領牌照,並設立一個系統及操作程序,容許審核追蹤事件。藥學會又建議,醫生應通報醫委會或衞生署有關進行診治的經營場地,包括美容院。 星島日報 2012年11月2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