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星島日報 報道)本港驚現今年首宗懷疑腸病毒奪命個案,死者是三十五歲聯合醫院 兒科部女護士,疑從兩名年幼女兒身上感染手足口病,本月十二日手部出現紅疹,上周五因發燒和暈眩請假,翌日昏迷入院,第二天即逝世。死者女兒暫無病徵,但長女就讀的黃埔花園 迦南幼稚園今起停課一周。醫生指成年人死於腸病毒,情況罕見。
記者:胡幗欣
不幸逝世的女子是聯合醫院兒科部註冊護士,其兩名十七個月和四歲大女兒,於本月五日和九日出現手足口病徵狀,她則於十二日手部出現紅疹,廿一日因發燒和暈眩休假,廿二日被發現昏迷,送入伊利沙伯醫院 ,翌日去世。瑪麗醫院 微生物學部化驗顯示,死者咽喉及肛門採樣樣本對腸病毒呈陽性反應,仍待進一步化驗確定。個案已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。
醫生指情況罕見
衞生防護中心指,事主兩名女兒已求醫,目前沒有病徵,長女就讀的黃埔花園迦南幼稚園由今天起至下周三停課作預防。該校另有四名三至四歲大學童感染手足口病,他們曾求診,毋須入院,情況穩定。中心已向幼稚園職員提供預防及控制傳染病建議,並進行醫學監察。
聯合醫院感染控制組則即時啟動機制,評估病房內傳播手足口病的風險。院方表示,該名護士在當值期間均戴口罩和穿保護裝備,院方正密切監察有關病房內,各留醫病人和當值員工的身體狀況,未有發現異常。
五至七月踏高峰期
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勞永樂 說,有研究顯示從家庭感染腸病毒的病情,較從別處感染的嚴重,因家人有緊密接觸,病毒數量特別多。他估計,死者過去或在清潔 環境生活,沒有接觸過腸病毒,體內沒有免疫力,至於入院後速迅死亡,以腸病毒上腦的機會較大。
他提醒:「成年人不要以為染上手足口病不會有大礙,後果可以很嚴重。雖然今次是個別事件,即使罕有,也要保持警覺,尤其是需要照顧有手足口病的成年人,需注意衞生。」
手足口病通常由腸病毒引起,每年五至七月是本港手足口病及腸病毒感染的高峰期,今年迄今衞生防護中心接獲最少一百六十宗院舍爆發手足口病,以及最少二十八宗感染EV71腸病毒的報告。
2010年5月27日
星島日報
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article/100526/3/i8q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