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緊缺,有醫護中介機構稱,除私家醫院外,近來不少保險公司、健康產品公司等商業機構,亦加入人才大戰中,搶奪註冊護士等專業醫護人員,負責保險推銷、產品營銷等,起薪點更高達二至三萬元。有末代考生擔憂升大學機會渺茫,選擇報讀健康服務助理課程,但有「過來人」說,課程結束後因缺乏經驗,難以找尋合適工作。
香港醫護學會昨日主辦就業及進修資訊日,提供保健員、寵物護理、物理治療師等十多個醫護培訓課程,並設即場面試。香港醫護學會執行幹事林潔穎說,近年多人報讀醫護培訓課程,變相競爭提升,以往收生最低要求中五學歷,如今不乏中七畢業生,多數冀藉短期課程,「快手」試探是否適合入行。
提供專業護理服務的百本徵募服務經理何倩瑜表示,醫護市場需求上升,一般具備註冊資格的護士,公立醫院起薪酬已有一萬八千元,私家醫院則二至三萬不等,但市場人才缺乏,現時每月僅私家看護,空缺最少四百至五百名,而月薪最高更可達四萬元,但必須具備足夠專業資格和經驗。另外,近年越來越多商業機構搶佔市場,聘請專業醫護人員從事保險、健康產品營銷,從業經驗不少於三年,起薪點約二至三萬元,由於返工時間較彈性,無須返夜班,變相分流註冊護士等專業人才。
有意入職醫護界的「末代考生」陳小姐,曾想過報讀相關副學士課程,但會考只取得十分,擔憂即使畢業,難同「三三四」學生競爭,未必有機會升大學。她即場報名醫護支援人員課程,課時兩個半月並提供實習,希望可從醫護助理做起,對入行充滿憧憬。
不過,有讀完進修課程的學員,對前途依舊無信心。做文員二十多年,月薪過萬的馬小姐,因年齡關係失去競爭優勢,聽朋友介紹護理行業工種多、薪酬高,遂轉行報讀保健員課程。她今年四月讀完課程,但至七月才取得證書,期間求職阻力重重,私人機構多因經驗不足為理由,將崗位由月薪八千至一萬元的保健員,降至六七千元的照顧員。她說,短期不計較起薪點低、薪酬少,但何時升職並不明朗,工作缺乏保障,坦言就業機會難過預期。
2010-8-12
大公報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.hk/news/10/08/12/MW-1294983.ht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