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專訊】內地H7N9禽流感持續擴散,香港更現首宗懷疑個案,港府昨宣布雖維持戒備級別,但多方面加強防範病毒入境,此明顯是要打好疫病的防備戰外,還攻堅心理戰,力穩人心。中港人流遠較沙士時頻繁,防疫確不可稍有輕怠。
人流物流檢驗 守好第一防綫
內地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昨增至16宗,6人死亡。受內地疫潮惡化拖累,港股恒指昨大挫610點,跌幅逾2.7%,較全球各主要股市跌得深,雖然港股是借勢調整居多,但亦足見香港對疫症的敏感。
港股昨大挫固然有贏家有輸家,惟香港對疫症高度警惕絕對是好事,尤其十年前沙士一疫的教訓與代價實在太沉重,香港對疫症必須作最壞打算、最好準備。
相信正因如此,十年前抗疫表現飽受抨擊的港府,現時表現顯得果斷,昨在本港出現首宗懷疑染病個案下,相關部門召開緊急會議,了解內地疫情及定下對策,並宣布本港雖然維持戒備級別,但採取額外措施,加強防範及監控能力,包括與內地商討安排下星期開始在文錦渡口岸進行活雞的H7禽流感測試、在各口岸加強人手與設備抽查入境人士體溫、要求全港各商場增加消毒洗手液設備與加強清潔等。
由於不論人或禽鳥的感染個案現仍只在華東地帶,防範病毒入境確是首務,是絕對要力守的第一度防綫。
從港府昨天巨細無遺地向公眾講述防備工作,包括細緻至醫管局現有多少口罩,足夠疫症高峰期三個月使用等,港府要打好的並不止防備戰,還有心理戰,希望以展示充足備戰與透明度,提高市民對這次香港防疫以至抗疫的信心,力減自亂陣腳。
事實上近日各種不同傳聞,在各種媒體尤其新興的微信等,廣泛流傳,雖仍未在本港引起恐慌,但要防患未然,正正需要港府做好心理戰,維持高透明度,並密切監察各媒體的流言且盡速作確切回應,因在疫症陰霾下,謠言不但難止於智者,更易生亂。
中港交流頻繁 防疫最怕萬一
十年前沙士突襲香港,在防疫、追蹤、診斷、治療各方面都把本港殺個措手不及,在汲取慘痛經驗後,香港現時在各方面都已有充足得多的準備,故市民實可冷靜面對。另一方面,現時公營醫療人手較過去緊張、H7N9禽流感較沙士的致命率高,且中港人流已較十年前頻繁複雜得多,故港府與各界都須高度警惕,不怕一萬,最怕萬一,莫讓香港重蹈慘痛覆轍。
經濟日報
2013.04.06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