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綜合報道)(星島日報報道)任婦產科醫生近三十年的張德康,兩度出任婦產科部門主管,回首三十年,婦產科醫生已由當年全男班,變成了今日的全女班,他說威院上一個新加入的婦產科男醫生已是四年前的事。張德康說男女醫生各有所長,婦產科病人比較喜歡看女醫生,不過女醫生事業心不如男醫生,很多結婚生仔後都會以家庭為重。
張德康說八十年代初,醫學院幾乎清一色是男學生,一百五十個學生中只有十個女學生,當時做婦產科男醫生,醫生的崇高專業蓋過了傳統禁忌。至近年,過半數醫學院學生都是女性,選擇婦產科為專科的男醫生幾近絕種,威院上一個婦產科男醫生,已經要追溯至四年前。
如今已變全女班
張德康○三曾任威院婦科部門主管,○七年因不想處理行政工作而卸任,去年公立醫院大量人手流失,時任部門主管劉子建亦自立門戶,張德康有感風雨飄搖,決定再掌婦產科,又與其他醫院部門主管聯手成立關注組提出政策限制雙非來港。
由醫人到為社會把脈,張德康有沒有想過到私營工作?他不諱言,剛出道時曾有這一念頭、也被邀請過,曾但最後還是留在公立醫院,現時想做到退休。「公立醫院不能給你很多錢,但工作很有挑戰性,很滿足。」
「內科聰明、外科自信,婦產科則易相處,而且「執仔」(接生)很開心」,張德康很認同自己專業的工作,他又指香港產科水平之高早已「超英趕美」,嬰兒夭折率低於百分之零點四,為全球最低的幾個地區。不過,婦產科亦較常出現醫療事故,他說:「生仔是喜事,個個阿爸阿媽都會覺得自己個仔是全世界最好的仔、最靚的仔,期望很大,但出到來為甚麼這裏會瘀了?為甚麼會損了?有時候未必是醫生失職,只是結果不理想。」 記者 黃栩源
星島日報
2012年10月15日
|